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民俗

民俗文化 推陈出新

来源:晋中日报    编辑:艾薇     浏览量:
2022-05-18

1128660505_16528393426021n.jpg

  平遥自古人文底蕴深厚,儒家文化、孝道、商道融合,孕育了特有的地方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更是保存了极其丰厚的民俗文化,其中大量存在于民间风物传说、风俗传说和名人故事里, 或厚重婉约、或幽默诙谐,成就了平遥特有的民俗风情。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平遥人祖祖辈辈创造并延续至今的民俗文化备受世人瞩目。

  春节包饺子、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赏月、重阳敬老登高等,这些民俗文化代代相承,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娱乐文化、孝道文化造就了平遥人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

  平遥是面食之乡。平遥人喜欢吃的面食诸如剔尖、擦面、拨面、河捞、拉面、刀削面、拨鱼、揪片、蘸面片、翡翠面、蛋黄面、浇肉面、打卤面、三和面、鸳鸯面等,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一碗面”让平遥人闻到了家乡的味道。立春打春牛、春分酿酒拌醋……农耕文明的习俗根深蒂固。

  平遥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很多工匠都有共同的习俗,那就是都要供奉各自的祖师爷或信奉的神灵。石匠、木匠、泥瓦匠供奉鲁班;搬运工供奉马王爷;铁匠供奉李老君;理发师供奉吕洞宾;金银铜锡匠供奉尉迟恭;屠宰工供奉张飞。他们在家中或店中设立祖师爷或神灵牌位,烧香上供,以示虔诚。推光漆器是平遥手工艺中一种最负盛名的工艺品,也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平遥推光漆器历史悠久,相传源于商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如今,推光漆器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有“养生送终之具”的说法,品种繁多,涵盖家具、餐具、日常用具、屏风等多个类别。在平遥,婚嫁的时候总少不了推光漆器。

  明清以来,平遥商业发达,平遥人在交易中注重信誉,有“秤平斗满,尺子崩展”“买卖不成仁义在”之说。为了招揽顾客,多在店铺门前悬挂实物幌子。商号的商幌有木制、铜制、石刻、旗帘等多种形式。中药店一般多挂荷叶双鱼幌,最上面是木制荷叶,中间画膏药丸药,下面是双鱼,寓意“本店出售膏、散、丹、丸,您的疾病可治愈”。杂货店木制吊牌上书“陈醋酱油、汾州老酒、虾米海带、洋蜡松香”。文具店多挂黑底金字招牌。从前,平遥商家为吸引顾客,会发出各类叫卖声和器具碰击声。挑担卖碗托子的,左手捂着耳朵,大声拖长音吆喝:“好吃的外(那个)——碗托子——”,“外”,平遥话“那个”的意思。喊得就像唱歌一样;卖豆腐的拉着调喊唱:“来割这——豆——腐来——”听到这样的叫卖,就知道是地道的平遥人。

  晋商文化影响巨大。晋剧的创建、繁盛和流传都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晋商以“多财善贾”而著称于世,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名商巨贾称雄海内外。他们凭借雄厚的资财自创或资助戏班剧社,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活跃在太原、晋中一带的戏班和票社承办者大多为巨商、财主、店主等,其资金来源大部分靠商贾资助。看晋剧是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爱好。清代,晋商走天涯,会馆是联络感情的地方,有会馆,就有戏台,看一出晋剧,勾起了浓浓的乡愁,在会馆里、听晋剧,晋商就是一家人。近二百年来,这枝独特的戏剧艺术之花以其激越豪迈的艺术魅力,凝聚了一方百姓。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但一些古老的习俗至今仍然沿袭。祭祀就是其中一种,平遥人重祭祀,平遥祭祀活动分神祭和祖祭两大类,有“无庙不成村”之说,一般家庭均设有各种神龛。不少人家将佛像或观音菩萨像置于闲房,每逢初一、十五设供烧香,以示虔诚。祖祭是对先祖的怀念。有的大家族有祠堂,族人分批先后祭祀祖先。

  赶庙会,也是平遥人祖祖辈辈的传统,最初是一种祭神、闹红火的民间活动,后来逐渐增加了商品交易活动,成为当地人宗教、娱乐、商业和酬亲会友的特殊节日。平遥有“有庙必有会”之说,规模最大的要数四月初八桥头双林寺庙会,还有农历二月初二城内南门头龙王庙会。在庙会上,彼此交流、相互对话,融入共有的精神家园。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民俗文化并未停留在时光中,成为古老的“过去”,而是融入新的时代生活,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当代表达。一方面,乡规民约起到引导群众行为、弘扬社会新风尚的作用,节庆民俗中如节日服饰、美食、文化符号等,对大众产生悦耳悦目、怡情养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紧跟时代发展,在传承中有所创新。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增强,这里的人们愈发关注精神层面的收获,主动调适传统民俗,使其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境。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为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各级政府和文化单位都为之付出了很多辛劳。与此同时,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繁荣,在不同程度上保护了民俗事象。

  《又见平遥》属于山西“又见”系列作品,它利用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民间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7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这部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具有中国乡土气息、原汁原味的民俗节日日渐淡去,传统节日失去了原来特有的魅力。人们足不出户、闭门过节,从一定程度上看,过节变成了“吃”的代名词,平遥也不例外。

  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节庆习俗正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变得有滋有味。“平遥中国年”,不仅在平遥,而且在全国甚至海外华人中都受到关注。

  春节是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平遥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客来到平遥古城,便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到“回家”的感觉。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家”,不仅是故土芬芳与父母恩重、耳畔乡音和舌尖味道,更是历史与文化、血脉和根基。人们走进古老街巷,触摸一砖一瓦、一檐一壁的岁月痕迹,寻找她昔日文明和繁华的故事;观看龙灯、竹马、秧歌、旱船等社火表演,重温儿时的年味;在民俗客栈里学习“非遗剪纸”、在景区景点“猜灯谜”……这些年俗活动,是民族血脉在广袤土地上流淌千年的结晶,是中国人“过年”魂牵梦萦的记忆。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社火活动将人们带入狂欢节。

  文博场馆过大年,非遗商店买年货……平遥中国年,过年方式越来越多。守岁、祈福、年夜饭……在平遥古城,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俗生活,让亲情荡漾,其乐融融。在这里,体味中华民族赓续千年忘不掉、打不散的文化纽带和文明血脉——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这正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到一起、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泉。

  随着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平遥的民间文化艺术开始受到重视并被逐渐推向市场,古城文艺团体不断扩大演出规模,增多演出次数,社火表演不仅在春节期间大规模举行,而且在其他旅游节庆活动期间也有演出,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虽然多数是出于旅游表演的需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兴趣,使传统民俗活动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

  为了加强宣传吸引海内外游客,平遥先后推出了多项大型活动如中国平遥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雕塑节等。这些旅游节庆活动都是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统民俗文化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生生不息、鲜活灵动的民俗文化在媒介助力下得以全面、有效地表达和传播。民间话语表述及审美趣味唤醒了共同的文化记忆,通过声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民俗文化正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情感的纽带。(记者 张春玲)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