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曲苑杂坛

创作戏剧和影视剧的李东才 推出创新版舞台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来源:网络投稿     编辑:小辉     浏览量:
2017-06-07

要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手法,来讲故事,使它能够产生一种新鲜的感觉。

                                                                                                   ——李东才

 

      跻身在戏剧与影视剧两个不同的创作时空里,身为编剧、导演的李东才始终将创新视为艺术的生命,也由此推出了诸多雅俗共赏的戏剧和影视作品。

      李东才曾经担任解放军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作为国家一级编剧,他策划、编剧或执导了《火热的心》《孙中山与宋庆龄》《笑傲苍穹》《追日部族》《我的士兵兄弟——彭丽媛和她的战友们》《曲韵钟鼓楼》等话剧、戏曲、音乐剧、影视剧和曲艺综艺节目多达数百部。

      在他看来,话剧和影视剧的创作手法有所不同。

      “话剧它就更偏重于语言的表现,另外它场景上,受的限制比较多,更要求你集中,(情感)更要求浓烈。那么作为影视剧,因为它的场景比较灵活,又是(镜头)外部运动,内部运动,它都可以变化的。明白了它的一些门道,你才能把这两种东西都做好。”

      正是因为涉猎了戏剧、影视剧两个创作范畴,李东才有了深刻的创作心得,更将触角延伸至儿童舞台剧的创作。

      由李东才编剧、执导的皮影人偶舞台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故事改编,里面遍布创新的智慧,自2007年夏季在北京青蓝剧场上演以来,受到了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卖火柴的小女孩》出来以后,上座率一直还是很好的,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很遥远的题材,那么怎么能够和中国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改编名著肯定要非常慎重,要尊重原著,但是又必须要突破、有创新。”

      李东才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将舞台表演与中国皮影、人偶艺术、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艺术表现新颖独特,给人以丰富的视听体验和审美感受。

      “(我)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后来就在学校的时候参加演出队,经常就写一些节目。后来就到湖北当空降兵,之后调到了空政话剧团。最早是搞话剧,后来话剧团改成了电视艺术中心,重点是搞影视剧,所以说我在工作单位的时候,就这两方面的艺术实践都有,当把这两种东西再融合起来的时候,就觉得还比较得心应手。”

      每当回首创作历程,李东才最为难忘的还是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作品。

      “(我)搞的第一部戏就是,当时空军的一个先进模范人物,写他的一部话剧定名叫《火热的心》,后来呢,我又把它改成电视剧叫《热泉》,这样话等于是我的第一部话剧作品,也是第一部电视剧作品。”

      虽然话剧和影视剧的创作规律并不相同,但李东才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自己的创作方式,在他看来,话剧和影视剧存在天然的亲缘关系,两者都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都有叙事性和戏剧性。

      “好多影视剧,根据成功的舞台剧去改编,也有很多舞台剧根据成功的影视剧去改编。老舍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说什么不是艺术,怎么说才是艺术。就是即使同一个题材,为什么不同的人搞出来,它成色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你怎么说的问题。”

      艺术的修养决定了作品的水准,李东才十分注重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灵感和根基。
      “创作任何东西我很注重生活,要从生活当中来。既使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你也要,符合生活逻辑,你产生出来的东西,它才有根基。在艺术表现上,要尽可能地出新,要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手法,来讲故事,能够产生一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或许正是因为创新的指引,李东才的作品雅俗共赏,更取得诸多褒奖,先后获得过飞天奖、金鹰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骏马奖、解放军文艺奖等40多个奖项的殊荣。创作之外,他亦担任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戏曲与曲艺委员会主任及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客座教授。

      “我这辈子干不成别的,干成了(编剧、导演)这行,我觉得这是我一生最大的一个安慰了。”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