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迈入下半场,全球经济正式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和实体经济在直面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时,正在迎来新的难题。在传统业务、运营、管理、服务模式陷入固化,用户流失情况愈发严重的形势下,企业该如何改变?当产业互联网高速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造成冲击,是选择坚守还是重构?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上云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自我升级进化?
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11月26日,由腾讯公司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以下简称CDC)发起,联合洛可可·洛客、永辉云创、微众银行、微保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服务创新大会,将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召开。此次大会将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服务创新,邀请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医疗、云计算等多个行业的近30位精英嘉宾,联袂奉献8场主题演讲和4个行业论坛,共同分享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创新思维与实践经验,激发商业创新价值,打开服务创新之路的大门。据了解,CDC经历过腾讯公司多款重要产品的体验设计,一直致力于用户研究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在未来将更多地利用其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的用户研究经验,帮助合作伙伴在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助力它们进行数字化升级。
事实上,进入2018年以来,全球化的逆风和经济周期的阵痛,并没有阻挡互联网创新和各行各业数字化升级的步伐,不论是零售业、还是金融保险等领域,均有破局者崭露头角,通过服务创新升级,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商业活力。
在零售领域,永辉云创推出的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智慧门店,成功打通线上线下,不论是门店即买即食,还是30分钟配送上门等服务,都为消费者带来更具吸引力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地生鲜餐饮+零售的混合式体验”。今天,零售业已经走到转型拐点,经历了线下辉煌到线上带来的冲击,再到今天线上线下融合,科技对于零售市场的改变日趋明显。而随着更多智慧科技融入零售业态,未来零售行业还将如何进化?未来的零售企业该如何打造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些零售企业关注的问题,都将在中国服务创新大会上永辉云创COO、永辉到家总经理张晓辉的内容分享和与嘉宾的对话会中获得答案。
而相较于零售行业的“变化之大”,金融领域对于科技的应用则更加追求效率和服务升级。微众银行的一个智能机器在今天居然可以替代8位人工客服,并且98%的客服服务均由智能云客服完成。这种放在几年前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今天却随着智慧科技的快速迭代和创新,对传统业务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但这样的变革进程还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银行如何更深入的利用智慧科技?银行服务体验如何升级?或许能从11月26日微众银行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发起人刘江的分享中,找到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金融三驾马车之一的保险领域,过去一年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效率和服务质量上均获得大幅提升。以腾讯微保为例,目前其智能客服线上问题回复准确率平均达80-90%,已在多个产品中更是独立承担超70%的用户服务量。另外,微医保的极致理赔让8成出险用户可以1天内获得赔款;90%的微医保用户推荐其亲友购买;微保的在线服务达标率、客户满意度分别高达99.53%、99.94%。对于极为依赖服务和体验的保险行业而言,微保数据背后,更折射出智慧科技对于行业强悍的变革能力,以及转型升级后带来的市场“红利”。而如何抓住机会,如何利用好机会,微保副总裁张文也将在本届中国服务创新大会上带来新的洞察。
永辉、微众、微保的创新实践案例,在目前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浪潮中,并非少数。而本届中国服务创新大会上,不仅邀请到了上述三家企业的负责人,还邀请了曾主导过腾讯公司多款重要产品交互设计的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陈妍,她作为腾讯的第一位专职交互设计师及用户研究工程师,为腾讯培养了大量面向C端、B端及G端的服务设计人才。那么她对服务如何创新又将有怎样的独到见解呢?
不仅如此,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AI和物联网技术和各行各业相融合,逐步形成智慧产业新生态。腾讯对腾讯云进行战略升级,云服务作为腾讯数字化助手的统一技术出口,提供超过60多种智慧产业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实现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在本次大会上,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也将就腾讯云在智慧产业领域的能力和构想,与社会各界共享发展成果及价值。
除此以外带领麦肯锡亚洲增长最快的数字化团队的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数字化麦肯锡亚洲区总裁沙莎;曾创造出爆款55度杯、带领团队为故宫设计几百款文创产品的LKK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董事长、洛客(LKKER)共享设计平台创始人贾伟;以及由智乐零售商学院特约邀请的创造东京迪士尼入园人数和营收连续35年的双增长,返客率达95%的日本商业服务设施顶级咨询师、原东京迪士尼运营高管齐藤茂一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高管都将参会进行分享。
这些行业大咖共聚一堂,他们将在大会上带来怎样的思想碰撞、分享哪些前沿洞察?
对于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又将分享哪些经验和见解,同样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