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产业

打造新质生产力,共探会奖旅游发展新未来

来源:环球文化网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4-06-12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会奖旅游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贸易体系的重要支柱,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6月6日,2024中国西安会奖旅游发展大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大会以“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会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嘉宾、会展企业、会议酒店及高校师生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6668ff32e45c7.jpg


连接机遇 激发潜能

  近年来,西安会奖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实现了显著增长,而且在品质和国际化水平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凭借良好的城市品牌、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会展设施等多项利好,培育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等诸多品牌展会活动。

  陕西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贾银生、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安建勇等领导嘉宾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以办好本届会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全面展现西安乃至陕西会奖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从融入融合发展、市场战略、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实现与会展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再创新高的显著成果。

  本次大会精心策划了全体大会、平行分会及一系列配套活动,通过主题演讲、推介会、文化考察、特色展示等形式,不仅汇聚业界目光,更促进了会奖旅游城市间、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成为一场引领行业繁荣、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盛事。这一盛会无疑为西安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奖旅游目的地之路,铺设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石。


6668ff4359eb4.jpg


汇聚智慧 共商发展

  当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会奖旅游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会奖旅游活动中,推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环保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国饭店协会资深副会长平安稳在致辞中表态,随着会奖旅游行业的逐步扩大,消费市场多样性的凸显,饭店行业将在高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将新质生产力应用到多元化住宿业态中,为会奖旅游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在内部战略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共同驱动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出海战略已然从企业发展的“备选项”跃升为“关键项”。出国参展,作为中国企业扬帆出海、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抓手,已成为支撑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力表示,眼下,中企出海正慢慢远离欧美一些发达市场,而在往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这些发展中市场进一步走近。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区域开放度,让产业发展“走出去”“引进来”更加顺畅。会奖旅游是许多城市打开市场、扩大销售的新形式,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找到了新的“共赢”方式。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到举办中国—中亚峰会,陕西不断发挥省内资源,围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物流仓储、金融服务等领域,陕西以“世界眼光”培优育强,不断释放新潜力、迸发新动能,吸引全球范围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经营主体都能安心扎根、共享开放红利。


6668ff5a574f7.jpg


深化合作 共创双赢

  随着会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安的会奖设施不断完善,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服务也逐步提升。大会中,新一批“西安市会议型酒店”的评选结果将对会议型酒店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鼓励更多酒店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会奖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智慧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产业合作的盛会。2024第三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展览会、2024中国(西安)丝路数字交通产业博览会、第九届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博览会等12个项目成功签约,展示了西安在多个产业领域的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彰显了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姿态和合作精神。这些成果的取得,将为西安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奠定坚实基础。

  在会奖旅游中,城市特色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俗旅游等,都将为会奖旅游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大会中,关中葫芦、西安剪纸、唐流彩、面塑、古琴艺术、戏剧脸谱、棉絮画……一个个独特的陕西文化符号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通过举办本届会奖旅游发展大会,向全球展示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会奖旅游服务能力。未来,西安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积极吸引全球目光,汇聚更多国际会奖资源要素,推动会奖产业实现全面繁荣,开启新的合作与发展篇章。


6668ff6de5359.jpg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