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220×180cm 1994年
从 艺 正 道
——评曲直同志的艺术创作
文|李天祥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央美院第二画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曲直同志和我相识不久,但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一位老老实实、勤奋刻苦、又善于思考,有强烈使命感的优秀现实主义画家。
他出生于山东莱州海边,日出的朝霞、夕阳的余辉成了他每天的视觉享受,狂风巨浪,铸造了他的勇敢性格;千帆云海,带走了他的无限遐想;丰盛的渔市,又给他带来了书本上学不到海洋知识。他自幼就成了大自然的爱好者、欣赏者;心灵中埋藏了气象万千的“美”的种子。因此他从小就自然而然地爱上了美术、画画。
十八岁时曲直参加了解放军,之后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美术。
解放军艺术学院是一所优秀又特殊的高等艺术学院。除了专业艺术学习外,更贴近解放军部队的生活;特别重视以解放军为主题和题材的艺术创作。这里曾经产生过许多既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又具备过硬基本功的优秀艺术人才。
经过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严格培养,曲直同志的专业进步十分迅速。他毕业不久,就独立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1994年他创作了《生命线》(油画),参加了全国第八届美术展览获得好评。
1996年他创作了《同志》,获得全军文艺作品奖,同年又创作了《海鱼》参加了美国旧金山艺术沙龙展。
1997年创作了《幻》,被选入中国香港回归特邀艺术顾问油画作品展。同年又创作了《红色记忆》被选入建军70周年全军美术展。
《红色的记忆》150×120cm 1997年
时隔一年(1998年)曲直同志又创作了具有独创性的美术作品《盾》引起了群众和专家的热议和赞赏。
《盾》190×190cm 1998年
这幅名为《盾》的作品中没出现一个人。画面远处是层层沙袋垒起的挡洪高墙,顶天立地。画面中间从左至右横起一道结实的粗麻绳,绳中间悬吊着一盏马灯,在灯光照耀下,展现出那巍然不动的沙袋墙的抗洪威力。相对比之下那滔滔的洪水已无能肆虐,只泛起了叹息似的水花逐渐后退。这一生动、真切的胜利抗洪的伤景,构思巧妙,构图新颖独特,真正的抗洪英雄隐于画外。但观众却强烈感受到画外的英雄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抗洪的智慧和力量。这幅作品《盾》,荣获抗洪精神赞美术展览的铜奖。
《永恒》220×80cm 2001年
1999年曲直同志又创作了《时空对话》并获得纪念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的优秀奖。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曲直同志在从2001年到2005年的创作中多次获奖,这辉煌的成绩令人赞叹!也是解放军文艺战线的光荣!
《静·物》400×270cm 2002年
这里想着重介绍一下被广大群众和画家广为欣赏的金奖作品《静•物 》。
这是一幅400cm×270cm的巨幅创作,从群众第一眼接触到这幅名为《静•物》的作品时,首先感到它和画室中常见的器皿、或花卉水果等“静物”画全然不同。令人吃惊的是,这幅名为“静物”的画中其对象,竟是一辆残破的坦克战车,实出意外。那残破战车的惨象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视觉,不由得不引起观众的思考。如此强大的钢铁战车何以竟如此残破?几乎体无完肤。是否是在枪林弹雨中身经百战后留下的累累伤痕?它那不屈的炮筒仍然圆睁,炮口直面强敌,似乎仍准备射击仇恨的炮弹。它成了“静物”。但它仍倔强地屹立不动,雄姿犹存。观众这“坦克”的“遗像”前,始为震撼,继而深思,悼念!追忆!崇敬!齐涌心田。
《瞬间·永恒》190×190cm 2003年
《罪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300×200cm 2005年
《抗大校歌》240×120cm 2007年
《0°》400×400cm 2007年
2008年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爆发了极严重的大地震。百姓遭受了毁灭性的灾难。全国人民奋起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区救援。曲直同志了解到灾区情况后,立即投入到了以拯救灾民为主题的创作。他先后创作了《汶川大地震•拯救》和《铭记的时刻•家园》。
《汶川大地震·拯救》300×200cm 2008年
《铭记的时刻•家园》的画面上,已看不到完整的房屋了,建筑物都被震成了碎石瓦砾,惨不忍睹。前来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分赴到各个角落,紧张地搜寻幸存的灾民,在这灾难的大背景前,站立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她头鬓散乱,满面灰尘,双唇紧闭,面无表情,两眼呆呆的逼视前方,欲哭无泪,欲泣无声,似乎在追问:“我的家呢?”曲直同志以极大悲悯之心情,塑造了这一惨遭灾难的孤独女孩的悲惨心理的典型形象,读者无不动容。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照我看来,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的表现出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从曲直同志的大量作品来看,他的确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画家。他非常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典型、生动的艺术形象。这和他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不断用速写把捕捉到的形象及时记录下来有关。 值得提出的是他以色彩速写记录形象,即捕捉到“形”的特点又研究和掌握了对象的色彩关系。我深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应该大量推广。
此外,曲直同志还非常重视从生活、色彩速写中发掘创作灵感,并从中提炼出精彩的创作构思、创意、构图。与此同时他对创作的态度十分严肃。他在创作中明确要求坚持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艺术原则和创作理念。在创作实践中,他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为了深刻地表现创作的思想内涵,他会不遗余力地钻研表现技巧,精益求精。
《重度·记忆》300×200cm 2009年
为了精心创作久藏于心并反复酝酿过的表现红军战士的油画,《重度•记忆》直到2009年才最后完成。
这幅《重度•记忆》的油画是高300公分宽200公分的巨幅作品。画中只准确地表现了一位青年红军的头像。在这巨幅红军头像面前,我不由自主地感到怦然心动!脱口而出“太真了,太像了”!老实说在画家口中所说的“真”“像”,完全不等于“照片”中“像”。按照我的年龄和经历,我从未见过青年红军战士,但红军的全部历史早已把无数红军青年战士的典型形象深深地隽刻在我心中了。我目不转睛地观看这幅作品——青年红军肖像。那久经风霜、战火磨炼成的棕红色、粗糙的皮肤,那昂然蔑视强敌的眼神,那紧缩的浓眉,那坚毅、沉着的心态,紧闭的双唇,那义愤填膺而扩张了的鼻孔,那历经百战而残破的军服、军帽和红军徽,特别是那临危不惧,坚定轩昂的气概和巍然挺立的身躯,典型的展示出一位红军战士的真实形象。这真实是典型的真实。画家曲直,长期研究,反复酝酿而创作出的青年红军的典型形象。
感谢曲直同志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创造了一位真实感人的红军形象的优秀作品。
纵观曲直同志的艺术历程,可以说是战果累累,首先应该说大环境——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阳刚之气,充满了凛然正气,不愧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画家。其次是曲直同志个人优良素质,勤奋、多思!常能发现人之未见,画出人之未画。艺术家之胆和军旅艺术家之魂,在他的画中得到了独具个性的统一,和出人意料的表现。第三注重生活的积累,不断地到生活中去画色彩速写和形象速写,积累了大量素材。无论是面对一般创作,还是大型创作均能从容驾驭游刃有余。这种不间断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技巧将获更大的提高!
《淬火》190×570cm 2014年
《胜利·一九四五》180×240cm 2015年
《山河交响—太行组画》200×180cm 2015年
《黄河抗凌》600×260cm 2016年
《海阳地雷战》三联 (左、右)150×100cm×2(中)150×150cm 2017年
《戚继光抗倭寇大炮》220×200cm 2017年
我相信只要曲直同志继续坚持不懈,必将创作出更加辉煌的成绩。在他的笔下定会呈现带有其独特风格,独特审美意韵的优秀艺术作品!
【艺术简介】
曲直,1968年出生,山东莱州人。1987年参军,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俄罗斯著名美术家研究生班。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美术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
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美国旧金山艺术沙龙展;中国香港回归特邀艺术顾问油画作品展;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绿色时空——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精品展;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小幅作品展;中国当代绘画展;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法国巴黎绘画展;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世纪伟业——中国绘画特展;重庆立场——中国当代绘画大展;心系汶川——全国美术特展;
众志成城——2008全国摄影美术书法特展;2008——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12年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2014年“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2015年铸魂鉴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2015年俄罗斯联邦卫国战争纪念馆“让历史照亮未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国军事文化周”展览;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展;
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嘉兴巡展暨第四届“红船颂”全国美术活动。曾获全军文艺新作品奖;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铜奖;纪念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21世纪首届中国艺术精品大展金奖;第十届全军美展金奖;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金奖;中国梦强军梦—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曾在国内多次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武官处、中央军委大楼、西柏坡纪念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国美术馆、毛泽东故居纪念馆收藏。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