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御制题诗象牙碗 228.125万英镑 2010年伦敦佳士得秋拍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中国的象牙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就已闻名中外。象牙艺术品曾是古代文人雅玩之物,象牙艺术品也曾是皇帝玩赏之物,是帝王将相身份地位的象征,是宫廷艺术的代表,在2011年之前它还是拍卖市场的宠儿,而2011年一纸禁令使象牙制品的公开交易戛然而止。那么禁令之后的几年里国内牙雕的市场行情以及销售渠道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法律的管控、各种禁令以及国家对查获象牙的销毁对国内象牙收藏的影响是什么?未来,象牙制品又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非法象牙消费市场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象牙艺术品,曾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风光多年。上世纪90年代后,欧美国家将象牙列入禁售项目,一时间,牙雕作品只是偶尔出现于东南亚艺术品市场,价格却始终居高不下。
众所周知,日本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象牙消费国。但自1989年《华盛顿公约》禁止象牙贸易后,日本政府采用了象牙加工与销售的申报制度,规定在进行整根象牙交易时需要进行登记。而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非法象牙消费市场。早在2005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大象交易信息系统(ETIS)的文件显示,过去十年间被查获的全球大宗象牙走私案中,有一半发生在中国香港、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和越南。这些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非法象牙流往中国的重要中转站,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是非法象牙贸易剧增的重要因素。据监督野生动物交易的民间机构等称,中国的有钱人对象牙礼品十分青睐。在日本一公斤象牙的交易价多为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900元),而在中国达到数十万日元也不足为奇。
象牙艺术品拍卖曾创纪录
1993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对清宫廷造象牙嵌翡翠珊瑚宫灯以420万港元的天价拍出,给牙雕拍卖市场开了个好头。自2004年以来,内地市场对于象牙雕刻的关注度不断升高,拍卖场上象牙雕刻作品的价格翻倍上涨。
明代象牙雕观音像 1792万元 2010年北京古天一秋拍
2007年4月,江苏爱涛拍卖推出的一件清代象牙雕文具小柜,以89.1万元成交,刷新了当时内地象牙雕的拍卖纪录;而同年北京拍场上一件清康熙象牙梅花纹笔筒以71.5万元成交也属于绝对高价; 2008年北京匡时秋拍中,一件山迁草堂旧藏的宋代象牙雕释迦牟尼像以784万元的高价成交,而这件作品在2006年巴黎佳士得的拍卖成绩是21.36万欧元;2009年保利春拍上,象牙拍品同样出彩,清乾隆象牙浮雕荷塘春色笔筒也以224万元成交,成交价超过了当时估价的三倍。
牙雕作品的拍卖价格在2010年至2011年攀升至最高峰。2010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推出的“乘物游心”普孟斐文房清玩珍藏专场拍卖,在158件拍品中,清代象牙雕作品46件,其中,估价3万美元至5万美元的清代御制象牙刻“北阙临仙掌南山作寿杯”碗,出人意料地拍至84.25万美元,超出估价16倍;在伦敦佳士得秋拍中,风格类似的一对清18世纪御制题诗象牙碗估价60万英镑至80万英镑,最终以228万英镑成交,创造了中国牙雕艺术品的全球最高价;2010年12月,在北京古天一秋季拍卖会上,一尊估价500万元至600万元的明代象牙雕观音像,以1792万元的天价创下象牙艺术品的中国市场拍卖纪录。在该年古天一的同场拍卖中,一件清中期象牙雕染色如意估价仅为25至35万元,现场却受到众多买家追捧,最终成交价高达448万元,高出估价上限十多倍。
关于象牙艺术品的拍卖,2011年内地七家拍卖行推出了九个专场和九个混合专场。中国内地拍卖行有记录的象牙雕刻制品拍卖标的约1.11万件次,成交额约6亿元,成交均价10.62万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107.61%、170.43%和53.25%。其中,北京东正秋拍的明初象牙雕文官像以552万元成交,北京保利秋拍的清乾隆象牙雕八仙泛槎摆件以506万元成交。
2011年秋,古天一的犀角象牙雕刻继续受到藏家的青睐,11件犀角雕刻悉数成交,象牙雕刻多以高出估价数倍成交,如清代象牙雕填漆梅花笔筒,起拍价80万元,买家激烈竞争,以185万元落槌;明代象牙花插,估价18万至25万元,现场数位买家争执不下,以138万元成交,超过估价上限四倍有余。
2011年11月9日,在伦敦佳士得家居精品专场中,一方清乾隆象牙龙纽章估价3000至5000英镑,多位中国买家激烈争夺,最后以64.6050万英镑成交。
禁拍之后象牙制品市场行情及销售渠道的变化
2011年12月3日16时,北京歌德秋拍“龙腾虎跃——各地名酒及养生酒专场”中的虎骨酒标的撤拍。这一事件随之发酵,此后部分拍卖行相继撤销象牙制品的拍卖。此时秋拍刚刚过半。
12月15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有关野生保护动物制品拍卖问题的意见的紧急通知》,转达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凡在我国境内收购、运输、出售(包括拍卖)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制品,无论该制品形成于何时,属于国家禁止贸易的,不得作为拍卖标的。需经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需经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各拍卖行相继撤销象牙等涉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动植物制品的拍卖。
然而,虽然禁止象牙拍卖,但象牙市场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原料被禁反而在短时间内激发了象牙收藏的热情,促使象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肯尼亚“拯救大象运动”组织人员也表示,非法象牙原料的价格在禁令后的一段时期有上涨的苗头。
那么是什么导致象牙原料价格的上涨?没有任何工艺附加值的象牙材料及粗产品(圆镯、手钏等)的价格上涨到底是市场趋势还是人为炒作?
据拍卖界资深从业者透露,其实在禁拍令下达之后,一开始象牙价格有所下跌,下跌之后才出现再次上涨。至于上涨的原因主要还是人为炒作造成的,大家觉得禁令发布之后更难进货了,这样反而突出了象牙这种特殊材质的稀缺性,更容易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此外,艺术品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象牙价格的上涨除了和当下中国经济整体提速有关以外,和人为炒作也有很大的关系,不仅象牙是这种情况,黄花梨、翡翠、和田玉和沉香等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无利不起早”,商家一贯对利润有所要求。除了商家的逐利抬市以外,资本市场的进入也大大地促进了象牙价格的上涨,市场资本需要短期内实现高价值的回报,市场资本的这一需求势必影响象牙价格的走势。
那么禁令之后国内牙雕的市场行情以及销售渠道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法律的管控、各种禁令以及国家对查获象牙的销毁对国内象牙收藏的影响是什么?
拍卖界资深从业者表示,禁令下达之后,牙雕的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禁拍之前,新老牙雕作品的拍卖价格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价,也对市场交易有指导和参考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一级市场甚至私下交易都会参考当年的拍卖价格进行交易,但在2011年禁拍令下达之后,拍卖市场上没了象牙制品的竞拍,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卖多少钱了,毕竟标价和成交价完全是两个概念。此外,近几年来,公开市场上黑、白、红(犀角、象牙、鹤顶红)的交易已绝迹,但却是由公开市场转向地下交易,现在很难在公开市场看到象牙制品了。
象牙制品到底该何去何从
根据有关法令,严禁携带任何象牙制品进出中国国境;无证买卖未经标记和批准的象牙制品均属违法,所有流通市场上的象牙均受严格管制。
实际上,早在1989年联合国颁布《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时就已全面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但这一禁贸令却未能挡住象牙制品的市场交易。后随着牙雕制品价格的飞涨,市场需求的增大,使得非法捕猎日益猖獗,导致象牙物种的濒危,因此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限制象牙制品的交易。2011年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出紧急通知,象牙、犀角和虎骨属于国家禁止贸易对象,不得作为拍卖标的,国内拍卖行随即相继撤拍犀角、象牙,禁拍令的出台,使火爆的象牙、犀角拍卖戛然而止。
随着禁拍令的下达,新象牙制品逐渐在各大拍卖行及古玩交易市场销声匿迹,禁止公开销售对于非法交易是否雪上加霜?正如上述专家所说禁令之下,象牙制品的买卖慢慢由公开市场转向地下交易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对待象牙制品呢,象牙制品又该何去何从呢?
有收藏界和拍卖界人士认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物质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象牙质文物艺术品,完全禁止或限制其贸易不利于我国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弘扬和发展,更不利于文物的回流,并可能导致其非法外流。他们建议,禁拍令应实行区别化管理,不能“一刀切”,应将新、老象牙制品区分开,可以在拍卖领域中试行文物象牙艺术的交易,但必须严格规范新老象牙制品的鉴定环节,以免鱼目混珠。
此外,动物爱好者人士认为应完全禁止一切象牙及象牙制品的贸易,不能予以放宽,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未来象牙制品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