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环游世界

旅游休闲街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业态形式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李一珊    编辑:艾薇     浏览量:
2022-06-29

原标题:产业 | 什么业态能让旅游休闲街区“别具一格”?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1)》显示,除消费购物外,文化休闲已成为城乡居民重要的日常生活选项。近年来,旅游休闲街区受到大众的青睐,成为文化休闲的重要承载体。什么业态能让旅游休闲街区“别具一格”?


  既是城市的“生活场”,也是文旅融合的典范之地

  旅游休闲街区相比其他承载体,其是一种区别于一般“街区”的特殊旅游吸引物。它不仅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而且还是向游客展示当地“烟火气”的特殊生活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旅游休闲街区既是城市的“生活场”,也是文旅融合的典范之地。

  2022年1月,全国首批55个街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是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082-2021)2021年4月1日起实施以来首次认定的第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这次认定是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有力举措,将推动更多城市将旅游休闲作为城市基本功能,为城乡居民‘微度假’‘微旅游’创造有利条件,在疫情基本受控后需求恢复作用下行业景气度有望加速上升。”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志勇谈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提出,目前,文化创意类和百姓日常类两种业态比较适合旅游休闲街区的发展。


  文化创意类业态呈现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街区引入文化创意手法、充分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创业态。

  白桦旅游休闲街区,是长白山池西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区域,居于最核心的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区,是长白山实现景城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四区合一”在吉林全省领先。开放是其“特点”,温暖是其“标签”,时尚是其“元素”,而自然是其“底色”。白桦旅游休闲街区自2015年7月营业以来,对完善长白山西景区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满足了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要素需求和城区居民购物、休闲的日常需要,是目前长白山地区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的旅游、商贸、文化功能区。

  同样,“Z世代”,宽窄巷子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来应对消费升级新需求,并加快打造着力构建“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道、品牌有魂”的特色景区,引入国内外知名创意、国潮品牌,提升消费层次和内涵。如今的宽窄巷,是属于成都的国际消费新场景和城市商业名片。10余年来的积淀,三条巷子海纳城市生活美学和文创智慧新潮,孵化出层出不穷的城市创新体验,成为集合创新创意的“城市生活美学体验新空间”。文化创意在宽窄巷子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姓日常类业态贴近文化和生活场景

  旅游休闲街区的业态形式,切忌过于追求高奢,甚至贪大求洋,而应该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体现大众化、生活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游客体验当地文化和百姓生活场景。

  伊宁市六星街就是典型的代表,打造了百姓的“生活场”,也把“文化休闲”渗透到街区中。伊宁市按照“功能是休闲,文化是灵魂”定位,准确把握六星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强化策划意识,注重高质量规划和精细化设计,科学布局街区旅游休闲产业,以增加街区就业和居民收益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开发产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民俗依托型、创意主导依托型等模式的旅游休闲产品,不断丰富六星街原生文化体验,努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有文化的休闲”和“有休闲的文化”,用心建设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目的地。

  六星街积极营造民俗文化节庆氛围,在天天像过节、月月有节庆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休闲观念,普及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目前,六星街民俗文化陈列馆·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民间艺人的即兴乐器演奏、流动沙画和彩石画作展示;俄罗斯风情园民族歌舞、非遗手作等互动体验类项目都倍受市民和游客喜爱;文创集市、音乐角、花巷街吧、音乐庭院等主客一起欢歌劲舞、弹琴奏乐、其乐融融;与此同时,伊宁市文化馆艺术团、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和百人文化志愿者队伍在街区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演艺交流活动;在“游客之家”不间断开展非遗文化传承项目演绎,用心用情用力打造融风情演艺、非遗传承等为一体的旅游演艺品牌。街区内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演艺活动数百场次,受益群众百万余人次,已构建出“天天有娱乐、周周有节日、月月有活动、年年有创意”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

  每个旅游休闲街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业态内容。王金伟谈到,业态形式要针对旅游休闲街区做到“因地制宜”,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当地老百姓和游客的基本需要,深入挖掘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因地制宜打造旅游休闲街区新型业态格局。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