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人物

为祖国富强而奋斗——我六十年的践行

来源:北国网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0-12-29

文|钟祥斌

  我今年七十岁,在我生日那天,坐在办公室,望着窗外沉思冥想。春风吹绿了松山。想起昨天美国一位华裔女孩来访,蓦地一幅对联闯进脑际:窗响松山千年风,门迎九洲万里客。面对无限的时空,人生百八十年,真算不了什么,所以无论老少,都得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当下,面对长天大地,要重塑一个新的自我。

  童年刻骨铭心的生活,锻造了我的意志。

  五六岁,因家境贫寒,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幸能读到古书,令我痴迷,竟然思考生死大事。心灵承受不起,得了严重的抑郁,恐惧,强迫症,失眠,整日整夜沉浸在精神的地狱之中。记得一天,我趴在炕上,仰头望着小窗,玻璃上布满了灰尘,我自言自语:上天啊,能给我一分钟的安宁,我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我用繁重的劳动换取心灵的平静。夏天,到山上打柴,一垛,用绳子捆好,背起它们,双脚颤抖着站起来,绳子嵌在两肩钻心刺骨地痛,走几步,便大汗淋漓,这时候,我反而感觉惬意而舒畅。

  我被这种日子煎熬了十年。那是冬日的一个午后,我忍受不了人们的议论和讥笑,走出屋子,走到一片旷野。雪后初霁,雪地上还露着收割后的庄稼茬子。我踩着积雪,只听得嘎吱嘎吱的声响,愁肠百结,我望着远山,看着林莽,瞅着冰河,对着蓝天,突然一个念头在心中升腾,祖国的山河大地是多么美好啊,我能为这美好的山河大地做些什么呢?这个念头像波涛在我胸间激荡。我要表达,没有笔,手指就是笔,没有纸,大地就是纸。雪上面结着冰碴,把手指划破,我一划一划地写起来——“我要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一行血书,赫然立于天地间,顿时感觉面前一派金光,蓝天象明净的琉璃。

  多少年,就是这一念,催我奋进,过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人活着就要对社会有用,就要有价值。

  这一念使我突破,突破了小我,进入了大我。这一念是童年的初心,埋下了圣贤教诲的种子,在苦难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这一念,使我到宽甸县杨木川乡当知青,伐过木,打过石头,种过大田,过春节同学们回家,我留下来看点。冬天大雪封山,干不了农活,茅草屋里窗纸和墙上积着一寸厚的霜,我硬是读了一个多月的书。

  这一念,使我以后无论是进工厂,到报社,创办研究会,我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做了几十年。

  我的感悟是:说一千道一万,不做等于零。说得天花乱坠,只要别人做,自己一件事不做没有用。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递减,才智在递增。提升自己,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自我,这样就会迎来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因为你具备了服务生命的能力。

  一、造福莫过于育人——我的教师生涯

  1971年10月我被招工回城,进了大连油泵油嘴厂。被分配干车工,三班倒。一天,下了夜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些孩子该上学不上学,在街道上疯闹,我看了揪心。就找到民乐公社党委李书记(现民乐街道),自告奋勇我要把孩子组织起来给他们上文化课。李书记给安排一家老两口,女的姓栾,在街道做事,都退休了,房子大。十几、二十个孩子,我利用下夜班的时间,先给他们讲文天祥和岳飞的故事,然后给他们上文化课,这一做,就是五年。

  多少年后,我到一个机关办事,走过一个门口,那个门敞开着,我走过去时里面传出声音:“钟老师!”一个男人走了出来,我愕然,“您不认识我了,我是您民乐班的学生。”一霎时,一种幸福感充满了我的身心。

  人生是旷日持久的远征,我们能够给未来,给子孙留下些什么。可持续的幸福,是思想,是文化,是教育。这就象播种,它会发芽、生根、长成大树,会留下一片荫凉,这多好啊!

  二、惜物之心——写出搞好产品质量的公开信

  1975年春天,我偶然从工厂篮球场经过,看到那儿堆着一垛象小山似的油泵和油嘴,也没苫盖,让雨淋着。一打听,是废品。我便下了夜班直接到油泵和油嘴车间,找到老师傅和青年工人了解产生废品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连着一个多星期写出《搞好产品质量致全厂职工的公开信》,五千多字,用毛笔写在十几张报纸上,贴在工厂大楼门口右上方的墙壁上。两千多职工早晚进出厂门,都看到了。

  这件事,在两千多员工心里播下了重视质量的种子。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对质量一丝不苟,认真、敬业、质量第一的精神。

  三、要有敬畏之心——克制私欲和占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工厂当保管员,保管着有色金属、木材等紧俏物资。当时,工厂有很多外委活给乡镇企业干,我负责发货,这些乡镇企业的采购员都围着我转。同时我还管理工厂的废旧物资,那时候,工厂废旧物资很多,而且也都是紧俏物资,很多东西都可以民用。这些废旧物资的处理往往由厂领导批条子送到我手里,然后放行。我是这些废旧物资处理的最后一个关口,也就是发放物资的好与次全在我这里。当时来找我的大部分都是领导及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关系户, 我每天面对的诱惑太强烈了。当我贪心起来的时候,我就马上想起《四十二章经》里面的话“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则有割舌之患”。这句话,仿佛一把刀正对着自己,令我生畏,马上生起敬畏心,这把刀是道义,是法律,是制度,所以我就用这种功夫战胜诱惑,保持自己的操守。

  克制私欲要有方法,何谓修身养性?这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人有正确的行为,在于有正确的观念和意识,不做错事,就要在念头上着手。不要想别人不知道,人和万物一切都在因果规律的大网之中,我每天晚上把一天做错的事,贴在床头,第二天早起,起床一眼就能看到,提醒着自己改恶从善。

  四、大我成就小我——自学走进报社的大门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我准备报考。一天,车间主任找到我,和我商量,能不能放弃高考,因为我的岗位,新人一年半载也接不上手。听了主任的话,我思前想后,从几年来企业对我的培育到师傅对我的教诲,这都提升了我的能力,我应该反哺企业,这样我就放弃了高考。但没有放弃自学和写作,经过努力,陆续地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许多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直到1984年春,报社招聘编辑记者,我把我发表的一大撂作品,捧到报社总编面前,他们当即拍板,让我到报社担任编辑记者。

  一个工人,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又自己完成了学业,这里的价值、启示和意义在于你的准备和积累,在于能力,在于大我造就,所有这一切,机会才能钟情于你。

  五、用文化助脱贫——以文化旅游推进庄河冰峪开发

  那是1986年夏天,我到庄河采访扎根山区的小学教师,却意外地发现了冰峪独特的优美风光,触发了为庄河脱贫的路子。我利用三年多的业余时间,到庄河冰峪考察调研,写出了《对庄河冰峪文化旅游的设想》,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我到县委,找到县委书记、县长、计委主任,和他们谈了我的设想。随后,我又给市长写信,市长将信转给刚成立的市旅游局领导。我又给国家政协副主席、佛协会长赵朴初写信。与此同时,《对庄河冰峪文化旅游的设想》在1987年2月3日《第三产业报》上发表,1987年2月16日被《大连日报》转载,继而被各大媒体转载,被国务院副总理看到。后来,国务院副总理到大连,市长带领他们看了冰峪的独特风光,接着国家投资,立项,修路,……终于,冰峪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成了国家旅游风景区,开启了旅游文化时代。这里,旅游文化是对人心灵的提升,譬如般若洞是一个露天的讲堂,明代高僧宏真在这里讲学布道,当年宏真立下一个规矩:我若有一天不栽树,就不吃饭。他靠这种精神,带领弟子们植树造林,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如今仙人洞周围郁郁葱葱,茂密参天的红松林就是他们当年植下的。

  旅游背后的价值是学习,是教化,这又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孔子倡导践行的杏坛和梨树下的天地自然教育,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现代人是多么需要这种精神啊!

  六、建设心灵家园——策划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

  八十年代初,如何将中华文化进行现代转化成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恰在这时,企业文化传到中国,这是一个契机,因为中国社会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企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这使传统文化有了一个现代转化的载体。同时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管理理论,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的大本大源是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相互渗透,彼此相得益彰。于是“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理念在我头脑中形成。

  为了推广这一理念,我先后调研了二十余家企业,然后给中央和地方领导写信,建议召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有了结果之后,便筹措经费,请人、谋划主题,经过三年多的筹备,于1988年7月, 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在虎滩宾馆成功召开。这次会议国内有100余家企业领导参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日报》等10余家中央媒体参会,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见证了大连是中国企业文化的发祥地,直接推动了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会后将研讨论文结集出版了《企业文化探索》一书。

  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把得失之心放下,不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去付出,五万多元经费就是我几年来给企业培训、做课题、联系项目积攒下来的。

  七、破釜沉舟的抉择——辞去公职创办企业文化研究会

  1994年春天,我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干一件事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干好,干企业文化,必须辞去新闻部主任的职务。组织部找我谈话,说将要任命我为报社总编,我说了一句话:“总编有千千万万,钟祥斌就一个。”

  辞去公职,我一无所有,一切又从零开始。我相继去几家企业,商量办公地点的事,一家打了闭门羹,又去另一家。老总上午答应了我,下午知道我没有了新闻部主任的光环,马上变卦。

  我动用过去的关系,为一家大型国企做项目,也给吹了。半夜我的手机响了,是经纪人催款的电话,这些著名专家学者的出场费十几万元,我告诉他们:这钱我还。

  我睡不着了,走向大山,走进大山深处的一片山林,那年曾发生山火,但现在又是郁郁葱葱,尤其几株松树,在夜色中虬枝挺拨,直指苍穹,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大自然唤醒了我奋斗的激情,死过一次的人,还怕什么。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我又充满信心地去拼搏。第二天便赢来了转机,真是心能转境。

  经历才能超越,痛苦、不幸和挫折,这些都是成就你的资粮,所谓以事炼心,炼就一颗能转变环境的真心,也就是无住之心,而不是被环境改变的妄心。在困境中的坚持就是心量,就是眼光,在无限的时空中,阳光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困境中的你,而只是你忘掉了它的眷顾和恩惠。要转变我们的心态,首先要每天早晨升起你心中的太阳,让它驱散你心中的阴霾。

  八、少年时代的初心——策划中国首届生态文化研讨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到全国各地讲学和进行企业文化项目的调研设计,透过车窗,随处可见山野漫坡村落树林间所悬挂的白色塑料袋,河流也不是清清的河流,河岸也不是芳草萋萋的河岸,草木枯黄,河水也变成了五颜六色……这让我触目惊心。我每每在车上感叹污染的可怕,但人们却不屑一顾,嬉笑自若,觉得这与他们自身隔得很远。我这时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必须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因此我出去讲学和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增加了环保理念这一项。之后我又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在中国率先召开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于是连着几年向各级领导呼吁,向全国企业家呼吁,多年的奔波劳碌终于有了结果,

  1999年8月27日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在大连成园温泉山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几位企业家参会。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商业部部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也特别从北京赶来参会。会议围绕 “为了企业长远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昌盛,为了人类和地球,建设企业文化,加强环境保护”展开讨论。我在会上向全国企业家提出忠告:环保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等空气不能呼吸了,水不能喝了,才关注环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会上通过了《中国企业界关于环境保护的大连宣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开启了环保文化的时代,《人民日报》以“关注企业的绿色度”为题对这次活动作了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引入环保概念,进行环保文化建设。

  环保重要的是一颗心,心净则国土净。人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人心。人心与宇宙万物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我们要与动物、植物、山河等一切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山河大地本来就是清明的,人心也应当是清明的。人心的清明才是一切的根本。

  九、用能力幅射文化生长点

  2003年,我们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打来的,他们请我为他们的专家讲人文科技。

  这些为中国航天做出贡献的专家来到大连,我安排他们参观了开发区,在三洋制冷多功能厅为他们做报告,报告后又进行了交流,然后带他们参观旅顺,去中国第一艘现代化驱逐舰,舰上水兵列队欢迎。2004年,我们研究会正式成立十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给我们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我院和贵研究会之间有过非常愉快的交往,你们的热情周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卓越的工作成绩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1995年,卫生部倡导医院文化,这正好和我契合。早几年我已经进行这方面的接触和研究。我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讲了医院文化,之后在全国各地际续讲了人文医生。

  2004年7月,我应都匀市政府邀请,为国企领导进行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讲座。讲完课后,送给我讲课费。我谢绝了,说,这就算是我的文化扶贫吧。他们称我为“大连来的爱心大使”。贵州广播电视报黔南版以“中国企业文化专家钟祥斌在匀讲学”为题,进行了报道。讲座结束后,电视台记者又对我进行了专访,就都匀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品牌打造,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我说:“都匀市的开发建设,我认为应该做到这样几点:一个是视觉感受系统,这是在城市化设计之中非常注重的一点,我们动员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要有独特的视觉感受系统,要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包括我们城市建设,自然越纯真越好。再一个就是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一个理念感受系统;还有一个风情感受系统,形成旅游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打造我们的文化品牌。”有关领导又陪同我到斗篷山风景区考察,我又就风景区的建设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2018年,我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设计写出我的建议寄给雄安新区。河北省副省长、雄安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陈刚给我写信,信中对我的建议给以肯定,并诚挚地邀请我到雄安,随后我带了两批企业家到雄安,和雄安新区进行项目对接。

  我们时代面临着一个大势:经济文化一体化,这需要我们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格局,我提出国际人+生态人。能力有五力:健康力、学习力、觉悟力、现场力、持久力。

  十、把观念和思想变成生产力

  几十年来,我凭借一支笔,写出四十余部著作;一张嘴,在全国各在义务讲学数百场;一双脚,用行走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颗心,一颗学习圣贤,追求至善之心。心大了,宽广了,便有了深刻而丰厚的内容,便有了责任,有了使命和担当。知行合一,重要的是践行,只有行才能获得真知,王阳明心学之所以能立住,在于他有震撼朝野平宁王之乱的事功。我从来不谈玄说妙,总是让做出来的事产生生产力,这首先要有操作性,还要能经营,无论是讲学还是著书都着眼于此。

  九十年代初,我看到一则统计资料,卫生部统计全国有各类心理疾患的人达一个多亿,我想远不是这个数。因为很多人不讲。我把我突破心理障碍的经历和心得写出两部书,《强迫》和《强迫人生》由大连出版社和工人出版社相继推出。书出版后,应邀先后在大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大学为莘莘学子做报告,和他们交流。

  九十年代中,人民出版社推出我的企业文化系列丛书《道德也是推动力——国学的36个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模式》《顺达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企业文化设计》。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这是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的四重奏,书中倡导了普遍和谐的观念,它是宇宙的根本精神,中国哲学或东方思想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谐,体证和谐而超凡入圣。而中宣部贾春峰研究员评价称:“在当今各种文化观念碰撞的情况下,如何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相嫁接、相融合、使之得到改造提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具有极大吸引力,凝聚力的文化观念,而不使那些欺诈、谎骗、离心离德的东西在全社会泛滥,具有更大现实主义。

  2018年11月中国首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我们研究会组织企业家参加大连代表团。他们把我编著徐德凝诗解的汉英双语《传统经典三百句》一书带到进博会,赠送给参会的一百多个国家代表,其中包括法国、英国领事馆人员,大家纷纷与我会代表合影留念,这张文化牌既向海外展示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别开生面地推荐了大连。会后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程到研究会看望。

  天高路远,奋斗正未有穷期。这次全球性疫情,告诉我们开启东方新商业文明,也就是新生态文明,这对我们把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空前的历史机遇。我在构划建设面对全球的一个理念感受系统,一个行为感受系统,一个风情礼仪感受系统,一个视觉感受系统。这促使我把中华文化的远古、中古、近古做一个整合,整合的过程愈发使我深深地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愈发产生自信,中华文化做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图腾将彪炳万古。

  人类理想的大同社会,真正的东方商业文明,是道德的力量,是人格的完成,是人性的永恒光辉。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和社会正义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贫富差距,尽可能避免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性,实践证明这是对东方商业文明的最大贡献。

  (作者钟祥斌,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北德书院院长)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