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展览海报
2015年11月22日,“一个人”杭法基水墨消解展将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杭法基先生是最早涉足水墨实验性研究的艺术家之一,对于抽象水墨的实验性有30年探索经验,2010年底开始转向“消解”系列作品的创作,此次展览将展出该系列作品,是杭法基近5年来对实验水墨探索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其在探索中对实验水墨的发生方式进行重新定义的转折,艺术家将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将最新的艺术探索呈现出来。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杭春晓先生策展,贾方舟先生担纲学术主持,展览将从11月21日持续到12月1日。
陈健早期思想汇报自传草稿的消解
消解:“摧毁”之后“重建”
杭法基说:“绘画总是笔墨色彩一点一点往纸上添的加法,而自己搞的类似行为观念的“消解”与“蚕食”,文本资料的裱托拼撕则是由大到小到无,是相反的减法”。“消解”系列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是美学意义上的“重构”过程,是将各种文本资料“摧毁”之后“重建”的过程。无论是日记,还是票据、报纸、画册,都可以成为构成作品的元素,过程中艺术家采用传统的拼撕和托裱技术将文本资料“重构”,最终回归到视觉审美的范畴,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作者自己画册的消解之三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对社会与历史文献文本资料搜集后的消解,包括老报纸、老黄历、旧画册、超市小票等。后一部分,是对一位已谢世的老志愿军战士陈健一生日记的消解,不仅仅是对这位已故老人的追思,同时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反思。杭法基以一种不同于以往抽象水墨创作的新鲜但却值得反思的方式进行“解构”,最终呈现出来的“痕迹”和东方“韵味”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抽象水墨作品中某种意念的传承,体现了“重构”的价值。此外,展览中还会呈现两件装置作品,分别是“生命树”和“消解的立方体”。“生命树”由陈健老人数本日记搓成绳带半捆绑而成,象征着人一生都在向往挣脱捆绑与束缚的自由;“消解的立方体”是有64个亚克力小立方组成的四层高大立方,每个小立方里有一件陈健老人的日记外壳。
一个人:杭法基工作中-2012年摄
“消解”的过程是“动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杭法基就开始了对抽象水墨的实验探索,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包括像“挣扎”、“宇宙”、“书象”、“魔方”等在内多种艺术风格的创作。2010年底,杭法基毅然决定转向“消解”系列作品的创作,逐渐淡化与解脱“水墨”作为一个创作形式的“捆绑”,使自己进入一个更加自由的摸索和拓展的空间,艺术家认为这是其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与某种机缘促使的结果,是其为挣脱传统意义上形式主义的束缚所做的努力。
一生:一位老志愿军战士日记的消解
“‘消解’最重要的是行为过程中的状态”,杭法基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时间的重复同一个动作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然而艺术家却认为人的“心智”一旦踏入某种沉浸其中的良性循环状态,就等于进入一种“禅境”,“消解”的行为过程是一种无言的“动禅”,如老衲打坐,古井不波。同时又“消解”了人的心浮气躁,渐入一种至诚至静至恒的佳境。通过对艺术形式追求的淡化,杭法基在“消解”的过程中得到了另外一种自由和愉悦,并尽可能的将东方思想融入到这一过程中,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却始终未违背艺术家探索抽象水墨和多元艺术表达的本心。
装置:生命树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