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展览信息

陈承卫个展在台北隆重开幕

来源:环球文化网    编辑:小辉     浏览量:
2017-07-03

      2017年6月24日下午三点,著名艺术家陈承卫的个展“存在与虚无”在台北采泥艺术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陈承卫首次将中国民国元素以油画的表现形式在台湾进行展览,从文化的根源出发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很好的推动了两岸的艺术文化交流,让台湾观众欣赏到了别具一格的具象写实油画,也让台湾观众更深入的了解新一代中国年轻艺术家对于民国文化的新的解读。

展览现场

      他的画,不是只在写实;

      更在于他画出时代累世纠结的情感

——当代艺术新闻/报导            

      我用民国的幻境来说服观众相信我所创造的是真实的存在,我没有辜负过我作为艺术家用真情来描绘生命的经验。

——陈承卫           

      (关于艺术)表现形式和当代性都很重要,当下发生,当下存在。...我不希望我的步伐太快而遗漏很多美好,我想保留自己生活裡的那种平衡、纯淨、高贵和神秘,然后拼命的记录下它,我必须要与这个虚无的世界有个对话。

— 艺术家 陈承卫           

《大民国-信仰的指向》尺寸140X140 CM  布面油画 年代2015

《二联组画 大民国-存在与虚无》105x160cm (x2)2016油画画布

      点一盏孤灯,遣民国悲怀

      陈承卫的大民国系列画展,我的心中浮现这麼句话。

      刻正在采泥艺术展出的年轻画家陈承卫作品,分成三个部份,一为红色系列,人物画中充满对爱情的憧憬与美好的期待。黑色系列则在华丽外表下透露社会压力下的幽微。至於蓝色系列,则说著幻灭与乡愁,可以说把十年来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歷程投射在这三个系列当中。

《大民国-茶花》尺寸30X30 CM 布面油画 年代2016年

《大民国-花思有期》尺寸:圆形直径80CM 布面油画 年代2016年

      陈承卫说:画中有很多的我,也有我跟我感情当下的对话。存在与虚无是他自己的写照,民国的存在成为当代的虚无,人像的存在幻灭后只剩下物件的虚无,在他这次的画作中用两联画具象了这个主题。

      陈的油画工笔技巧自然无可挑惕,但能画得好的画家很多,这只是基本。他用民国符码创造属於自己的风格,藉著物件展示意境,把那个大时代的典雅、深沉歷史感与大时代的激越与无奈,用视觉投射,画中象徵权势的中山装、江湖险恶的手套,撑伞的豪门格律,军官帽、民国便帽,人物眼神手势,都指涉著静态视觉后面翻滚的隆隆砲火人生,彷彿无声的惊雷。

《大民国-你不会轻视我的爱情》尺寸130X60布面油画 年代2015年

《大民国-天意 》150X170  布面油画  2015年

      承卫的画有两种看法:

      不经意的瞥见与静静的凝视

      做为光影用的极简约明亮的画,如果你不经意的ㄧ瞥会发现美到超现实的人物画,给予你发思古幽情的感性美。

      但,如果你静静的凝视,你会发现画中各个角落隐身的情思,巧巧的向你走来,少女明亮的眼睛中喜怒哀乐无奈纯真苍桑,变化而出,举手投足如ㄧ种叹息ㄧ缕烟尘,裊裊而逝。

《大民国-邂逅》尺寸35X50 CM 布面油画 年代2016年

《大民国-遥梦幽兰》170×130cm 布面油画 年代2013

      这种画,具有映照你当下意境的能力,因为他是陈承卫自我解剖感情当下的释放,会对照观者的灵魂產生动态性共鸣。

      在采泥类美术馆的艺术空间中,你可以带著自己的ㄧ点民国想像,用古典的灵魂走进来,在这裡遇见陈承卫,当然也许你会在转身之间遇见孙文那悲天悯人的眼神与坚毅的嘴角,那不都是你灵魂中的难以抹灭的ㄧ部份?

——文章来自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郑家钟先生           

陈承卫简介:

      陈承卫,198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中国当代青年写实油画家的代表人物,美国肖像画协会会员,现今生活、创作于北京。作品效法荷兰画家林布兰特等西方油画艺术家,注重光线运用,以传统的经典油画技法,透过个人对于时代的感知,贴切地以戏剧性的方式来演绎,以一种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距离感影射现代人各种心情与处境,赋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一种追忆的美好。本次于「采泥艺术」举办的「存在与虚无」个展,艺术家以近年来的新作阐释爱情在得失之间的虚幻与不可捉摸。展览同名作品〈存在与虚无〉即是艺术家对于感情观点的写照,若有似无,看似真实却又如幻境般的扑朔迷离。本展亦展出艺术家著名的「大国民」系列,如:《遥梦幽兰》、《信仰的指向》等作品表现陈承卫如何以精湛的光线及人物肢体表现方式,展现如戏剧般的视觉张力与神祕性。《天意》、《红娘》等作品则是艺术家以借景抒情的诗意手法影射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真实感怀。陈承卫精湛的画艺将写实主义与古典主义风格恰如其分的融合,一方面开括传统写实油画的新创作表现形式,同时也以古喻今转喻关于爱情与生活的抒怀,生活存在的现实性时而令人感到虚无,艺术刻画的幻境则是一个可以隐身的片刻,期望与美好而得以有著延伸,无论是爱情,亦或是人生。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