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尚 > 时尚达人

红楼十二钗服饰惊艳刺绣公共教育展 满绣传承人谈创作思

来源:中华网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4-10-02

  9月28日,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主办的“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六层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中国丰厚的刺绣文化为媒,深度挖掘和展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极具互动性和体验感,在开展当天受到了广泛关注。

d429699f98634daf97c4d7e0fa741b1f~tplv-obj.jpg

“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展

  在“大国家园绣区争艳”展区,一套“红楼梦十二钗复原服饰” 引来不少游客打卡。其优美的服装纹饰、精致的刺绣技艺仿佛让红楼之美从书中走向展台。据满绣旗袍第五代非遗传承人舒心介绍,这批服饰涉及到的面料,都按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原著中描述的复原设计,这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5383d18ae224ed0abcd8cb19c86125c~tplv-obj.jpg

红楼梦十二钗复原服饰

  比如王熙凤的旗袍,一见到就能让人联想到《红楼梦》(原著第三回中39页至40页)的“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 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e6eed0a14cb04817b3c30731fee50045~tplv-obj.jpg

前来参观红楼梦复原服饰的游客络绎不绝

  舒心是满绣非遗&旗袍第五代传承人,其曾外祖母哈尔哈觉罗氏曾为历史上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绣制过嫁衣,其母亲母亲巴彦殊兰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创办了“北服非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20—2024 年任中国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 院客座教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二级专委会“中国民协满绣文化研究与传承地基”的主任;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旗袍艺术专委会会长;巴彦殊兰曾为评剧《孝庄长歌》 中孝庄皇后设计过龙袍,代表作《盛京赋》是中国与法国文化交流的代表性艺术作品,曾被央级媒体报道“圆乾隆和伏尔泰的未竟之梦”,是连接世界非遗文化交流的桥梁。

b14c59e7141d41f594140393dc0cf2fb~tplv-obj.jpg

游客们在展区互动

  舒心从小耳濡目染的学习满绣非遗技艺、旗袍制作非遗技艺,承担着传承的使命与责任。2020年6月,舒心主导设计的“满绣中药荷包”被中国民俗学会采集成为案例——登上联合国教科组织的官网——“新冠与非遗”。舒心将家传204式《官补》刺绣口诀转化为当代艺术品——数字藏品《官补》。

  满绣的鼻祖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当时满族先民以渔猎生活为主,为了避免误伤同伴,会把一些猛兽比如蛇、老虎的图案,绣到帽子上。1635年,皇太极废 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满族人敬崇的鹰神、江河湖海神、日月星辰神、山岭动植物神、部落英雄神等,并与观音菩萨、关帝、蒙古神一起,被皇家与八旗尊崇和祭祀,并绣制在服饰用品上,满绣成为皇家文化、地位等级的标志。

  作为一名零零后传承人,舒心关注的不仅是这种非遗技艺的传承,还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舒心对文化的喜爱 是多元的,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流行文化也有着浓 厚兴趣,她不只喜欢《红楼梦》,也喜欢王潮歌导演的作品《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她还喜欢短视频平台上的“四大名著男女主门当户对”,嗑过孙悟空和林黛玉的 CP。

  2019—2023年,舒心在大学期间带领设计团队复原设计并制作《红楼梦》系列服饰;并在今年国庆期间登上展台,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国工艺美术馆”首展。

  谈及此次《红楼梦》服饰创作,舒心觉得这是一种让年轻人感受文化魅力的一种方式。今年,网络上年轻人热衷的《红楼梦》仿妆视频爆火,成为很多年轻人致敬文化经典 的一种方式,而这次自己和团队把十二钗的服饰复原,并 且搬上展台,则是让红楼之美更加具象化,让大众更加直 观的感受到《红楼梦》的经典文化魅力。

  “我希望用生活化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用现代工艺和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发光,经典是能够穿越时间的,比如前不久 黑神话悟空带动了西游记的关注,很多的经典文化需要更 创新的演绎方式”,舒心说。

  舒心表示,自己这次作为主创人员,用现代工艺对《红楼梦》系列服饰进行了还原,本身也是一种收获,通过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展台,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具象的经典 文化,这正是自己喜欢做、想要做的事情。

  2024年,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对“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进行了集中推介。其中,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发起的“博物馆里读中国——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位列其中。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