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能源

光伏行业转折点将至,TCL中环以灵活运营策略应对挑战与机遇

来源:中华网    编辑:Emily     浏览量:
2024-08-30

  8月23日,TCL中环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62.13亿元,归母净利润-30.64亿元,同比下降167.53%。在主营业务领域,光伏单晶产能成功提升至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量约为62GW,同比增长18.3%,硅片市场综合占有率达到了23.5%,位居行业首位。


  现金成本竞争阶段,光伏产业链集体承压

  近年间,全球能源消费需求旺盛,多方面的持续投入保障能源转型趋势,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但是,随着需求增速放缓,光伏行业逐渐步入过剩周期。

  2023年,产业链各制造环节产能快速释放,供需比进一步恶化,光伏产品价格加速下跌;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加剧,多环节从成本竞争逐步转向现金流竞争;至第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进入销售价格与成本倒挂、净利润亏损阶段;6月底,已步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光伏产业链业绩普遍承压。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部分企业的利润情况如下表(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c18344f9ec84498cab76675e982c93d6~tplv-obj.jpg


  根据对部分公司业绩预告的内容梳理,各公司的业绩亏损原因主要系受到光伏行业整体供需进一步失衡的影响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行,短期盈利承压。

  多种迹象标明,当前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落后产能亟待出清。

  近年来,海外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势头强劲,全球光伏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国内的产能进一步过剩加剧了全球产能分布失衡。2023年,国内各主要环节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超80%,但同期国内的新增装机量仅占全球一半。在供需错配的环境下,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对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工业制造能力、运营能力、全球化能力、资金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除在产品、制造、渠道等重要环节的竞争之外,对企业来说,科学的运营策略和全球化制造成为度过周期的核心因素。


  市场压力仍在,灵活调整运营策略举足轻重

  在下行周期压力下,更多企业选择减产以避免亏损扩大。硅业分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体化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50%-60%之间,其他企业的开工率在50%-100%间不等。

  对于业内企业的开工率分化现象,TCL中环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重资产属性决定光伏企业的成本模型通常包括全成本线、现金成本线及BOM成本线。开工率的分化,使光伏行业中不同企业的成本模型出现较大差异。”在三条成本线之间,各企业会根据自身所处的维度、资产规模以及战略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运营策略。上述负责人透露,“TCL中环根据自身技术和制造优势降本,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运营策略,以寻找综合生产、销售、市占、盈利等多要素下的最优解。”


  面对产能过剩,产业“出海”或为破局关键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显著,各国谋求能源自主可控,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光伏行业实施加征关税、限制进口和制裁名单等管制措施。因此,产业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当前困局,率先“走出去”,推进蓝海市场布局是国内企业需牢牢把握的发展机遇,海外制造产能有望助力其实现新的增长点,穿越行业周期。

  光伏行业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公布了海外产能项目,计划于当地开展光伏产能建设,详细的项目信息统计如下表(企业以最新公告时间由近及远排序):


20240830104800355845338.jpg


  相较于光伏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晶体晶片属于资产密集、技术密集环节。TCL中环与沙特合作共建的光伏晶体晶片项目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海外最大的上游光伏工厂。TCL中环表示,该项目是基于其领先技术及先进制造能力优势,将助力其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关键优势。

  光伏主产业链已进入现金成本全面亏损阶段,企业将面临现金流难以支撑持续亏损的压力,由此加速的优胜劣汰将进一步推进行业的结构调整。据TCL中环相关负责人预计,光伏行业属性决定了其下行周期不会太长,最早在今年四季度将看到光伏行业出现转折点迹象。

  展望未来发展,TCL中环在报告中表示,“公司管理层相信,本轮光伏制造产业的优胜劣汰有助于行业长期的格局优化和盈利修复。”拐点将至,光伏企业需站在市场变化的前端,根据产业链及自身情况做出动态的策略调整以迎接经营挑战,在不断加强自身相对竞争力建设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穿越行业周期。


【免责声明】: 凡注明 “环球文化网”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环球文化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环球文化网”;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请投诉至邮箱 bj@hqwhw.com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