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墨天神境·李可染最后十年作品展”于11月30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常美娟的绘画作品,有着一种特殊的感人魅力。这种魅力,无疑源于她的家乡的深厚的民间文化的滋养,这种滋养,潜移默化,使她本人,似乎,就是三晋大地悠久文化的化身
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家中声誉普及度最高的艺术家,而山水确属少见,而此件拍卖作品的珍贵之处便聚焦在“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尺幅”这几个关键词上。
一手缔造了侨福芳草地的黄建华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艺术、传播艺术,但他也很有自信地表示:“侨福芳草地是无法复制的,因为没有人会像我这样用心。”
时值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浙江美术馆绽放之际,偶然读到一篇署名何怀硕(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教授)的知名艺术评论家文章《何怀硕:该真正反思潘天寿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观点了》,也是第一次读何怀硕教授文章
本人作为观展亲历群众的一员,综观本次展览,深感其策展布置虽然还赶不上北京画院的专业与认真程度,但相较之前确实已有提升改善。如此高调宣传的豪展,不无遗憾之处在于黄宾虹,潘天寿、石鲁、赵无极,吴大羽等很多近代大家悉数缺席
读罢曾翔《当代书法中的大字创作》一文,我十分认同曾翔关于“书写的过程中状态比作品本身重要”的理论,遗憾的是,他对井上有一的误读正好与他信奉的理论相悖。
徐培晨画猴早已名扬遐迩,我零星看过他的作品,十多年前还在北京见过面。前几年听说他实现了33省巡展的壮举,可是我仔细观赏他画的猴子,还是今年的事。
老庄与禅宗哲学思想是中国山水画表达的文脉根基。当自然的山水成为山水的自然,“含道映物,澄怀味象,质有而趣灵”的玄学精神方显山露水。